NBA西部首輪G6在勇士主場大通中心打響,手握賽點的勇士卻以107-115不敵火箭,系列賽被拖入搶七,也被推向生死邊緣。
賽后,知名籃球評論員徐靜雨賽后怒批科爾:“佩頓上先發是近3年最愚蠢的變陣!湖人失敗的‘死亡五小’余溫尚在,科爾又降低陣容高度走老路。年年打五小,年年刀尖上跳舞,這不是打籃球,是走鋼絲!”
他直指勇士籃板和內線劣勢已無容錯空間,建議搶七必須啟用波斯特、庫明加等球員提升高度和活力,;否則繼續五小必死,就算過關,第二輪也沒戲。
庫里砍下29分7籃板,次節連續得分率隊咬住比分,但末節體能透支關鍵球打鐵,未能幫助球隊逆轉;巴特勒14罰12中貢獻27分9籃板8助攻準三雙,但過度依賴個人強攻暴露體系失衡,面對火箭鋒線群圍剿顯得孤立無援。范弗利特29分8籃板8助攻串聯全隊,申京和亞當斯組成的內線雙塔轟下38分19籃板,徹底壓制勇士禁區。
科爾變陣沒有收到效果,G6突然啟用小佩頓頂替波杰姆斯基首發,試圖以“五小陣容”提速,結果籃板42-46慘輸14個,內線失分42分,戰術調整被批“走了湖人隊老路。G6的調整被徐靜雨怒斥為“近三年最愚蠢變陣”,用1米88的小佩頓首發對抗火箭鋒線群,結果禁區被申京+亞當斯打爆(內線得分42-32碾壓)。這套“五小陣容”原本是勇士殺手锏,但如今成了“自殺”——勇士五小陣容面對火箭雙塔時禁區如同無人區,防守幾乎等于白送。
勇士本賽季內線防守本就薄弱,面對火箭雙塔時弱點被無限放大,申京的策應和亞當斯的護框讓勇士禁區形同虛設;而科爾堅持用格林打五號位,導致防守體系千瘡百孔。反觀火箭,烏度卡的“雙塔+無限換防”策略完美克制勇士傳切體系,庫里突破時總遭遇雙人封堵,被迫高難度出手——其系列賽三分命中率僅39.1%,低于季后賽生涯平均水平。
當然,角色球員集體隱身,也是輸球的一大原因。首發除庫里和巴特勒外,勇士無人得分上雙;希爾德4投0中顆粒無收,小佩頓5分3籃板形同雞肋,格林8分5籃板7助攻難以為繼;波杰姆斯基10分7籃板3助攻卻沒打首發,穆迪13分卻還是出手猶豫,波斯特5分神奇不再了。
反觀火箭,伊森和湯普森用防守撕咬制造7次失誤,范弗利特的冷血三分更是殺人誅心(9中6)。勇士的角色球員出手不堅決,以及投不進一些空位三分球,以至于只能依賴球星單打,暴露出陣容深度的短板。
除此之外,體能也是一大危機,勇士核心陣容老化問題在末節爆發。37歲的庫里、35歲的巴特勒合計出戰84分鐘,末節明顯跑不動;打了37分鐘的格林也會漏防、投丟空位三分,都是體能透支的縮影?;鸺齽t具有年齡優勢,杰倫-格林、湯普森、申京等主力均在25歲以下,搶七戰體能會更加充沛。
勇士的“啃老”,在現代籃球的高強度對抗中已難以為繼,或許也會因此而付出代價。
科爾的“走鋼絲”變陣,是對現代籃球趨勢的誤判,“海嘯三兄弟+格林”的架構已經不再,還是迷信小陣容自然會吃苦頭。當全聯盟都在囤積鋒線、打造雙塔時,勇士卻沉迷于五小的昔日榮光。徐靜雨的怒斥是對一場比賽的批評,更是對勇士建隊邏輯的拷問。
搶七大戰,勇士若想逆天改命,必須放下傲慢、回歸現實——籃球是巨人的運動,不是魔術師的戲法,徐靜雨的建議真的值得采納。
勇士被拖入搶七!徐靜雨批評科爾為內鬼教練,愚蠢變陣是在走鋼絲
勇士G6輸球原因曝光!巴特勒自我檢討,蘇群、徐靜雨獻G7破敵之策
火箭與勇士的系列賽 火箭一球員起伏不定的表現 為休賽期帶來懸念
勇士痛失G6!科爾又雙叒叕搞“微操”!
火箭晉級概率首度超勇士!搶七賣票超600萬 科爾若出局將上恥辱柱
火箭與勇士G7前瞻 勇士的首發陣容有可能調整 火箭會如何應對
6戰4場兩雙+1場準三雙!場均21+11,火箭撿寶,核心5年合同白菜價
追夢:庫明加1000%會出現在G7,他為這種時刻而生
范弗里特:我根本不在乎對手的防守布置 機會出現時就得果斷出手
NBA季后賽8強誕生6席!兩組搶七大戰出爐,勇士快船想晉級懸了
DeepSeek預測搶七結果:火箭118-112勇士快船115-107掘金
2組搶7:掘金快船,勇士火箭,大家都沒底牌了,就看巨星和奇兵了